湖北武汉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一群天真无邪的可爱孩子在镜头前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会为了对父母的依恋而大声哭闹、会为了和小朋友偶然的争执大打出手、会为了穿不上衣服以及摆不好椅子而脾气大发、也会为了星期四和星期五的先后顺序讨论不休。孩子的心中没有对错,就如同一张等待书写的白纸却又不可避免地被强加了许多来自大人的既定价值观。孩子无所顾忌的言语,似乎也折射出一些不难捉摸的意味…… 本片2001年5月开始筹拍,经过3、4个月观察和准备于当年9月正式拍摄,历时14个月前期拍摄工作结束,于2004年3月正式完成后期制作,影片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外面充满着许多看似寻常但超出我们想像的东西。 这些每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东西是些什么呢?当这一切在我们眼前出现时我们会停下来看看吗?看完之后会想些什么吗?透过镜头重新再看一遍会怎样呢?会再想一想吗? 外面的一切,总在不断地开始和结束,所有这些并不会因你我的注视而改变,我们的注视除了能够触动一下我们的内心外,剩下的也只能是再将它记住而已。 本片素材拍摄于2001到2005年,片段长短不一,长则数分钟,短则数秒钟,都是发生在街头和窗外的凡事。透过这些日常的琐碎,或许可以看到些许生活的真实——平凡、平常、无奈、无聊、偶然、自然、情绪、情意、乐观、乐趣、生活、生命等等。 这是一部独特的纪录作品,而它的意义则是需要观众的一再沉思。当你对一个日常事件视而不见的时候,你可以将它拍摄下来看上一百遍,也许你会获得了完全不一样的观念。《外面》的勇敢尝试给许多独立纪录片创作人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启发。同时,作者的对当前社会如此丰富的纪录也是惊人的。影片从细微处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和他人饱满的感情。 ★第47届意大利波波里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竞赛单元 ★第11届里昂亚洲文化电影节/最佳影片新闻奖/新亚洲电影单元公众奖
中国有多大,大到同时容纳好几个季节,大到每个人的家乡都不能代表中国。语文课本上介绍的地方越来越多,地理课教会我看地图,各种小说和影视剧让我知道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生活,历史书让我知道几千年来这片土地上最精彩的故事。知道的越多,我越是想直观体验一下广阔的土地,比如说步行横穿河西走廊最窄的地方,划船游览江南水乡和丘陵,自驾秦岭山区和淮河两岸,和这块土地上的生活亲密接触。到2020年,公路村村通工程把交通网铺到每一个角落,智能手机解决了导航问题,中国也变成了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到租车公司租一辆普通汽车,每天只要一两百块,肯定在工薪阶层的承受范围内。普通人也有资格给自己定制旅游产品,探索整个中国。我们不能再让传统的旅游模式浪费假期。
湖北武汉常青第一小学,三年一班的班主任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民主的含义,于是在班中组织了一次班长的民主选举活动。候选者总共有三人:成成,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颇有心计的他在这次选举中不遗余力,志在必得;罗雷,作为这个班的前任班长,他有着根深蒂固的威信和指挥力;许晓菲,三个候选人中唯一的女孩,乖乖女甚至爱哭鼻子,似乎是最没有竞争力的候选人。三个孩子围绕班长的职位展开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同学和家长也不可避免地卷了进来…… 本片荣获2008年亚什兰独立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2008年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成人评委会金奖以及儿童评委会第二名。
镜头中的漫无目的,眼睛里的司空见惯,喧闹暴戾的噪声,空寂凌乱的画面,略带散漫的影像,给你带来的也许不是享受,不是思考,而是进一步的混乱———你会看到煞有介事满月,一本正经的促销,光天化日下的暴力,不动声色的悲哀,看似天真的成人游戏,举国欢腾的万众狂欢,幽灵一般的焰火和让人战栗的爆裂——— 像是祭奠着这个喧嚣的年代。
“对西部乡村局部人文和自然生态细腻温暖绵长的记录,有力量的影象志” 《马大夫的诊所》 作者: 丛峰 片长: 210分钟拍摄: 2007 作者简历: 1995年 毕业于南京大学 2002年 出版诗集《那里有一列我看不见的火车》 2002年 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节单元展 2005年 开始拍摄纪录片 作品年表: 《信仰》(2006) 《持遥控器的人》(2007) 《马大夫的诊所》(2007) 影片简介: 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镇,这里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 马秉成是当地一位受人尊敬的乡村医生。由于医术高超,他狭小的私人诊所里,每天都有很多前来求医的普通农民。 等待看病或抓药时,人们时常谈起各种各样的事情。春天,种完田准备外出打工的人们,临走前到诊所来看病抓药,有年轻人,甚至还有老太太;几名妇女谈论起一个外出打工失踪了十年的人;由于早年在小煤窑的长期劳动, 一位老汉患上了严重的矽肺病,他回忆起那一代人的遭遇,他是挖过煤的人中活得最长的;谁家买来的媳妇儿跑了,这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一些外出打工的人由于身体承受不住,又被迫回来看病。 生老病死,如同季节更替。马大夫,诊所的主人,周而复始地接待着一批批不同或相同的病人…… 导演手记: 甘肃黄羊川如同中国的一个缩微模型,这里是一个本质上相当封闭,却又不断被外部力量所改变的地方。人们来到诊所的目的是解除肉体痛苦,然而,他们却在有意无意地谈话中,透露了痛苦的根源——精神上的。在这个意义上,这个诊所具有了双重功用:医治疾病的空间/闲谈、抒发苦闷、交流体验的社交场所。马大夫医治病人的肉体痛苦,我则记录下了他们对于生活的抱怨、愤怒或感叹。我要感谢马大夫,是他使我得以分享这个空间。 ——关于片名《甘肃的意大利》 丛峰:这是个戏仿的说法。当地人说“一起”是yidaling,有人出去打工,别人问,你哪里人。那人说,我***人。又问旁边的,说,我yidaling。别人惶恐,你意大利人? ——关于拍摄的来龙去脉 丛峰:2000年开始去这个地方,也住过一段。2005年去拍了10天,2006年又去,这次时间比较长,跟当地人也都成了朋友,很多人的家里都是常去的。07年春节又去了一趟,拍出外打工回来的人。前前后后拍了100多小时的素材。 ——为什么选取这个地方? 丛峰:跟我个人关系比较大。从2000年开始,经常去那里。而且觉得浓缩了中国农村社会。当地人的价值观等等还留在过去。 ——其他的拍摄计划? 丛峰:我会在当地再继续拍下去,有一个计划是当地人聚会和喝酒;另外一个是,当地因为一个扶贫项目建了一座五星酒店,下一部片子会跟它有关。 ——当初拍摄是想给谁看的?电影节? 丛峰:当初拍这个片子也是想能帮帮当地老乡。跟马大夫成了朋友,他的生活很有意思,每天就是看病,聊天,晚上喝酒。如果有收益,也想支持一下他。 ——巨大的信息量,也很有分量。片子很难得,没有拔高,也没有把当地写得很惨,但在结尾葬礼和中间流露了很多的个人情感。建议如果面对100小时的素材请三个与当地毫无关系的人剪辑出一个平行世界的版本,可能会很有趣。
一袭如画的长裙,扎着一朵白色玫瑰的巨大的发套,足足二十公分的高跟鞋……碧浪达夫人眼角挂着混和了厚厚睫毛膏的黑色眼泪在灯光昏暗的酒吧里低吟浅唱,纵声高歌——从白光(四十年代的歌后)到闫秋霞(白派京韵大鼓传人),从调侃仰慕者送来的不菲小费到对台下骄傲女人的尖酸与不屑,从渴望的沉浸在回忆中的温暖歌唱到绝望的跳大神式的嬉笑怒骂……嘈杂的环境中,舞台是她的——这个小小的舞台是属于这位华丽的、庄严的、刻薄的、胆怯的、恶毒的、势利的、羞涩的、不幸的、风情万种的、母仪天下的、冥顽不灵的碧浪达夫人的! 裁缝是个健谈的人,他经常会去同性恋的专门的据点——比如公园和浴室寻找故事——邂逅,调情,做爱,吃饭……裁缝说他天生就喜欢男人。 在裁缝眼里,他的父母是不幸的;他的童年一直缺乏安全感,也没有什么意思。 长大后的裁缝靠做衣服的微薄收入供自己去了广州,他想在那里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名走红的“妓女”……确实,他遇见了一些让他刻骨铭心的男人——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广州——那时他还很年轻。 一次不慎染上梅毒的经历让裁缝开始吟诵《心经》……日复一日,当他反复吟诵从而慢慢忘却了经文甚至自然而然地对其进行了彻底颠覆的时候,他似乎有了一点安全感。 裁缝是个健谈的人,他生动地强调:金钱,色情。他依旧这样生动地活着:在渴望中,在绝望中。 健谈的裁缝就是台上的碧浪达夫人。
本片讲述了导演刘湘晨一行人探访帕米尔高原,拜访和自己建立了深厚情谊的塔吉克族老人吾守尔·尼牙孜一家,并和吾守尔老人的后代一同踏上去往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的征途,兑现与已故的吾守尔老人的诺言。本片展现了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壮美风光,以及人与人之间跨越年龄、地域、民族和语言的真挚情感,并展现了这里的历史变迁和自然变化。
“红毛皇帝”顾东林离过两次婚,独自拉扯着上初中的女儿婷婷。年轻时爱蹦迪的他,如今无聊了只能去公园里蹭别人的音响跳舞。2017年的直播浪潮,将他和舞伴们群魔乱舞的形象推到了公众面前。从此,“尬舞”彻底改变了他的家庭、爱情和生活。
《凤凰:她的传奇》,这是四个中国古代女性的传奇大戏,也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女性对话。节目每集聚焦中国古代女性的不同切面,如事业、爱情、友情、亲情、家国,讲述她们命运的决定性瞬间,她们是汉代的解忧公主、唐代的武则天、宋代的李清照、清代的沈寿,她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过出了超出同时代人的人生,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节目将整合相关史料记述(包括正史传记、墓志铭、日记书信等),解析当时女性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礼法等时代境遇,展现她们为突破性别困境所做出的抉择和努力。 本片采用Docudrama的拍摄方式,邀请中生代实力演员斓曦、温峥嵘、陶昕然、曹斐然参与表演,并且本片创新性地采用第二人称旁白,进行了一场现在和古代的对话,她们(历史名人女人)是突围者,她们(当代实力派女演员)是探路者,现代女性焦虑的每一个问题,她们都曾给出过回答,并为现代女性提供生活和进阶的榜样。